分节阅读 73(2 / 2)

只见张向东不紧不慢的放下酒杯,说道:“易迅哥你这话说的有点断章取义了啊,我的原话是自幼听闻歌坛有三杰,唱作俱佳,才华横溢,这主要是说成名早的前辈,而且是能唱能作,单纯只会唱,不会作的歌手可不算在内的。”

“看来我没戏了啊,年纪小而且不会写歌。”陈易迅愣了一下,方才笑道:“那也说说呗,我也很好奇的。”

“就是,向东,说说,看看哪些豪杰能当得起三杰这个名号。”桑指导也是在一边跟着起哄道。

“说说就说说,先说清楚啊,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提出来嘛,毕竟这种事情是没有定论的。”张向东先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方才继续说道:“我认为首先排第一的是大右哥,不论原创经典歌曲的质量、数量、种类还有内容都是三个人中居于首位的。所有的艺术作品只要宏大到一定程度,必然是离不开政治的,但是在政治味道的作品中跳出时代限制,创造出杰作的音乐人,华语乐坛目前独有大右哥一个人。”

“你太过奖了,向东。”罗大右让张向东夸的有点吃不住劲儿了,提起酒杯跟张向东碰杯,说道:“没有你说的那么神,只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

“有感而发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有的人才华不够,有感发不出来,有的人没有思想,干脆连感都没有,而纯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那就是一钱串子,不值一提。”说着说着,张向东的狂劲儿又上来了。

“行了行了,知道罗大哥很牛,快点儿,咱接着说第二个。”景公主见势不对,催着张向东说第二个,因为刚才那句话,差点连陈易迅都给捎带进去了。

“第二个第二个就得说是崔建崔大神了。”既然景公主都已经给了提醒了,张向东自然顺势开始说下一位:“崔大神的摇滚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自由歌手,巨变观察家,心灵史的呈示者,大时代的书写人,这大概就是对他的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吧。”

其实在张向东心里,这崔建和罗大右这两个人地位是齐平的,都是一代大神,不过张向东毕竟是有求于罗大右,所以很客气的把他排在了首位。呵呵,狂归狂,这点小狡猾,张向东还是有的。

果然,罗大右听到张向东把崔建当做跟自己比肩的人,也是很满意的,毕竟要是来一个“北乔峰,南慕容”式的比对来,那可真要生出一种“我乔峰大好男儿,居然与你齐名”的愤怒了。

当然,这也是在张向东嘴里,我老罗压了他崔建一头,要是在换过来,呵呵

所以罗大右这次主动谦虚的说道:“崔建的音乐水平我也是甘拜下风的,不敢说比他强。”

这时候景公主这位“贤内助”再次出手相助了:“好了好了,都是大神级人物,罗大哥你就不必谦虚了,我还是更喜欢你的歌。咱们还是快点说第三个吧,我更好奇谁能跟两位大神比肩。”

“第三个的话,那就是李宗胜大哥了。”张向东就坡下驴,说起了第三个人,也是罗大右的至交好友,李宗胜。只见他评价道:“李宗胜大哥的歌,直白,简单,不骗人,他的音乐其实就是一种活透了,活明白了的音乐,就如同他本人一般,看透了这个世界的种种浮华,纵使尘缘未了,玩心未泯,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着自己最好的时光。总的来说,这是一种“放下”的音乐。”

对于张向东的第三个人选,罗大右当即就表示赞同,邀请大家一同举杯就是明证了。陈易迅更是说道:“你说的这三个人,我服但是我也不服,你等着,看我后面如何追上他们。”

得,“张向东式的狂妄”完全是可以传染的

其实张向东对于前两位是很喜欢,毕竟大家都被禁过,都是“蹲过号子”的人,属于自己人。而对于李宗盛和他的音乐,欣赏归欣赏,并不是特别喜欢,这种“明白和放下”的活法大概是张向东这辈子学不会也不想学的。

老子宁愿意气风发的去死,也不愿豁达聪明的去活

第一百四十九章 歌坛已死

张向东虽然是个导演,外加体育从业者,但是说起音乐来,张向东这个“愤青”还是一肚子火气。

毕竟是个“侠客”嘛,路见不平,张嘴就骂。

只听他继续说道:“在老一辈歌手们减产,不再出新歌的现在,说华语音乐已经死了可能是有点过火,不过病入膏肓,半死不活绝对算的上是嘴下留情了。”

得,有的人喝多了喜欢耍酒疯,有的人喝多了就会安静的睡觉,而张向东呢,喝多了就会骂街。偏偏还是有人喜欢听,只见陈易迅就开始帮着“搭台子”让张向东“唱戏”了:“哦,说来听听呗,我也想听听其他行业的人怎么看乐坛现状。”

“乐坛呵呵,祭坛还差不多现在中国只有娱乐圈,早就没有什么乐坛、影坛之类的东西了”张向东开始大放厥词了:“自从09年以后,这个坛,那个圈的,不该死的基本上已经死完了,就剩下一个娱乐圈还活着,就剩下一个好人不长命,垃圾活千年的娱乐圈”

听到张向东越说越离谱了,景公主捅了捅他,说道:“你别扩大打击范围啊,咱们就说音乐的事儿。”

经过景公主的提醒,张向东的“嘴巴”果然张的小了一点:“说音乐,说音乐。咱们中国,不缺有实力的歌手,也不缺颜值高的艺人,当然更不缺高明的幕后制作人和天才的创作者,什么都不缺,就缺三样东西,那就是公平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这话一出,本来在围观看热闹的昆哥立刻就笑了,这不是让子弹飞里面的台词吗他开口说道:“怎么就不公平了又怎么个公平法”

张向东笑着解释道:“我说的不公平,指的就是在一个作品的收益上,制作方,发行方,演唱者,还有作曲家、作词人等几方面的分配比例不公平。词曲作者、幕后制作者们所占的收益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一首大热的作品,演唱者可以四处接商演,一个商演几十万,赚发了制作发行公司在这首作品本身的收益上其实是很有限的,大部分都是持平甚至是亏损的,不过他们一般都是演唱者的经济公司,可以在演唱者其他方面的收益中抽成,算起来活的还是比较滋润的。而词曲作者呢,除了卖歌有个几十万的收益外,空有版权而没有一点收益。”

“几十万你想多了,你还以为都是黄湛、林夕、方文山这样的大咖吗呵呵,大部分能有个几万块就不错了。”陈易迅指出了张向东的谬误。

“卧槽,这么惨”张向东毕竟还是圈外人,还以为情况会好一点儿呢。

“我跟你说啊,打个比方来讲,一个歌手出了一首大热的作品,总收益是一个亿的话,根据不同的合约,歌手大概能分到四成,也就是四千万,经纪公司,一般也就是制作发行方,大概也能分到四成,四千万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少不了的相关费用,而词曲作者,就那几万块,了不起了也就几十万,超不过一百万。”陈易迅大概的说了一下圈儿内的情况。

“你说这公平吗”张向东就着陈易迅的话往下说:“词曲作者呀,一个作品的创造者,整个流水线的最初环节,也是最核心的环节,居然分不到百分之一你说,以后谁还会有动力去创作,去写歌”

“不公平,可是圈内就是这现状,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能有什么办法”陈易迅显然也知道问题的所在,可是作为“区区”一个歌手,根本无法改变这个大环境,哪怕他还是香江演艺人协会副会长之一

“而且你知道最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