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5章
在看过了特战师接收移民的过程后,石迪文给出的评价是简单、有序、高效。高欢则是将其称作“军事化管理的优秀范例”,而田叶友更是不吝赞美,认为这是他见过最为流畅的移民接收操作。
四千多初来乍到的移民,仅仅耗时一天,就已完成了初步的安置。这样的效率放在任何一处海外殖民地,都是值得主管官员夸耀的成绩,但钱天敦却对此习以为常,认为这只是基本操作而已。
这当然与特战师早年在北方驻扎期间的经历有关,在那里每年从大明的山东、辽东等地通过各种方式接收的移民数以万计。如何对这么大数量的移民登记造册,进行安置,分配工作,乃至纳入到国民管理的体系中,特战师都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也没什么诀窍,就是将‘服从’做到极致。”
钱天敦对此也没有任何隐瞒,随即便向石迪文等人介绍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他早年间观察发现,导致移民安置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便是“服从性”不够高。负责安置移民的工作人员不能完全按照规定的流程来做,而接受安置的移民也是问题多多,甚至会对安置条件挑三拣四,以至于时常会拖慢了整个流程。
于是钱天敦亲自带队,重新梳理了移民安置的流程,然后将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全部换成了军官,并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都制定了应对措施。
剩下的工作,便是将“军令如山”这四个字贯彻到移民安置的过程中去,不但参与其中的军人必须做到对命令百分百的服从,而且连移民也都得遵照令行禁止的要求。
当然这对成分复杂的移民群体来说未免要求过高,但在对移民安置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之后,还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而对于不服从管理的人员,钱天敦当然也不会心慈手软。抓几个不服从命令的典型当众处理,杀鸡儆猴的影响力往往胜过了工作人员的苦口劝说。
这一批刚刚抵达普吉岛的移民也不例外,尽管其中以妇孺居多,但还是会免不了有些刺头会不听从指挥,叫嚷着要官方立刻兑现分房分田发放安家费等条件,又或是不愿挤在低矮的棚屋里暂住。
这种情况根本无需钱天敦开口指示,便有士兵将那不听命令之人从队伍里拖出来,劈头盖脸一顿鞭子打下去,顿时就没了置疑的声音。
一名军官站出来对周围噤若寒蝉的移民大声呵斥道:“好言好语不听,鞭子说话就能听明白了吧?我再说一次,这里是军事管制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服从命令的人,一律按照军法处置!”
这顿鞭笞无疑是打碎了很多移民对新家的幻想,什么待遇丰厚,什么鱼米之乡,统统都成了泡影。看样子长途跋涉这么久才到达的目的地,可并不是他们最初所听到的宣传那般美好。
这样的手段虽然简单粗暴,但效果却相当显着,至少目睹了整个过程的这些移民,在短时间内不会再生出其他心思,也会就此懂得服从命令的重要性。
钱天敦并不担心这样的举措会激起移民的反抗,他的手段当然不止于此,稍后还会有前期定居下来的移民,去向这些后来者宣讲本地的规矩和生产安排,让这些新移民明确他们在这里需要付出什么,又能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