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没有跟苏苏哈正面决战的打算,尽管他摆出一副要死战到底的架势。
草原上人心涣散,曾经盛极一时的达延部分崩离析,苏苏哈既是背叛巴图蒙克的奸臣,又是大明的敌人,在很多草原人看来苏苏哈是想带着部族剩余壮丁去送死,表面上看起来有聚拢兵马跟沈溪一战的实力,但其实完全不得人心。
沈溪不是草原的主人,甚至于还是敌人,但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没人再愿意跟沈溪及他统领的部队交战,要是在沈溪和苏苏哈间做一个选择,这些部族起码知道应该站在胜利者一方。
苏苏哈由此成为官山周边部族共同的敌人,所谓的召集令也成为了笑话。
此时苏苏哈麾下兵马数量其实并不多,加上到官山后收编的部族兵马,总共还不到一万人,而不是沈溪对军中将士说的两万。
这边沈溪安排好各部族的人跟苏苏哈虚以委蛇,伺机暗中行刺,这才带领兵马开拔。
骑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行进一晚,走上一百里路很轻松,因要跟官山保持一段距离,到黎明时,两路人马各自在平原上驻扎,距离苏苏哈所部营地大概有三十里。
沈溪没有着急进攻。
倒不是说他要准备迎战或者是给苏苏哈一个逃跑的机会,而是等其他部族的人动手。在沈溪预料中,就算刺杀不成,也会让苏苏哈聚拢部族力量壮大己身的企图落空。
扎营后,沈溪一边安排防守事宜,一边派人去跟另外一部人马联系,保持协同,两路人马间的距离大概有十五里。
随后士兵们分批去休息,沈溪指挥轮值官兵,环营地一圈挖掘陷马坑,制造陷阱,防止苏苏哈领兵突袭。
忙活完后沈溪没有进寝帐休息,而是来到营地附近的山顶看着前方的九十九泉山区,那里是草原民族兴盛时不少皇帝流连之所,北魏、辽国和蒙古的统治者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现在他再一次来到这里,准备重建草原秩序。
伙房那边把早饭给沈溪送了过来,朱鸿亲自把干粮和肉汤送到沈溪面前,沈溪看了一眼,摇头道:“放下吧,半夜刚吃过牛肉干,牙齿嚼得酸涩得很,现在一点儿胃口都没有,喝点热水便可!”
朱鸿道:“大人,您不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怎么应付接下来的战事?”
沈溪笑道:“你以为这一战一定会发生吗?在我预料中,十有,骂人直接了当,反正这是军营,那些文绉绉的话根本无法得到这些大老粗的理解,“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就看苏苏哈是死亡还是逃走了,应该没有第三种结果。哦对了,派斥候把周围情况调查清楚,附近百里范围内的部族营地一个不落要全都找到,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资源……”
……
……
本来是沈溪跟苏苏哈间的对决,但发展到后来,变成为鞑靼内部纠纷,苏苏哈作为始作俑者,本想成就称霸草原的大业,甚至看清楚当前投奔沈溪才是正确的选择,可惜最后被沈溪算计,一群族人跟他交战,双方在官山北麓杀得不可开交。
等天亮时,苏苏哈的脑袋呈送到沈溪面前。
沈溪看着木匣中放着的永不瞑目的头颅,轻轻叹了口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昨日给你机会你不懂得把握,现在死了就是这下场。”
一名前来送苏苏哈首级的部族首领,用流利的汉语道:“沈大人,国师此人财狼心性,欺压弱小,天人共愤,我们早就想为草原除害,不过达延汗袒护他,才让他逍遥法外至今……从今往后我们愿意拥护大明朝廷的典章制度,做大明的顺民。”
旁边几名跟着来的部族首领频频点头,表达出共同进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