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说朱厚照令沈溪牵头成立司礼监掌印选拔委员会,很多人可以参与其中,成为一种值得夸耀的资历,可到了最后却只有沈溪来完成监督和选拔事宜,其余人等都作了壁上观,还是事情结束后才从外界得知情况。
张苑即将回朝的消息,在京城官场算是一颗重磅炸弹,即便一些人老早就预料到张苑的政治生涯可能不会就此终结,但也未料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苑的继任者,居然是他自己。
当天午时刚过,张懋便带着急切的心情去找谢迁,到了长安街小院才知道,原来对此事关心的并不止他一人,何鉴已先一步到来,不用谢迁解释,张懋也明白二人正在说这件事。
简单见礼过后,张懋急切地道:“于乔,这件事可不小,张苑回朝对朝事影响甚大,对鞑靼一战就是他在背后搞事,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波折。”
谢迁的态度显得非常平淡,何鉴也好像刚把事情理顺,没有张懋表现得那么急切。
谢迁道:“事既已发生,张老公爷作何如此心急?张苑回来,总比让一些年轻莽撞、不知深浅的太监来执掌这位子,要好一些吧?”
张懋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横皱,用不解的目光望向谢迁,明显他开始怀疑,张苑回朝之事是否跟谢迁有关。
张懋心想:“谢于乔跟张苑走得很近,当初朝中,张苑有任何不明白的事情都会听谢于乔的,谢于乔对朝事几乎可以做到一手遮天,若非坚决反对西北用兵开罪陛下被发配三边,估摸张苑也不至于出现擅权的情况。”
“相反,沈之厚跟张苑势成水武的意见,别想独揽大权,刘瑾的下场就是对他最好的警示。”张太后道。
高凤心想:“这有什么用?”
张太后又道:“对了,哀家还要致函谢阁老,回头你带信出去,让他知道哀家的意思。明天就是朝会,让他们多规劝皇儿勤政爱民,做个让大明国泰民安、蒸蒸日上的好皇帝,现在大明周边已是一团和气,内部也无人作乱,正是发展民生的好时候。”
“是,是!”
高凤忙不迭应着。
张太后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若是未来朝局稳定,你们都是大功臣,这次损失的,哀家都想办法给你们补回来……你们只管好好办事,只要你们做了事情,哀家一定不会亏待!”
张太后最后说的这番话,基本属于安慰性质,高凤很清楚,以朱厚照的贪婪程度,一旦银子被其收走,自己这辈子很难有机会拿回来。
他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我出的银子不多,换作是李兴和张永,这会儿估摸都在哭吧?不过我手里的养老钱也没剩下几个了,回头得过几天紧巴巴的日子。”
随后高凤等张太后写信,等接到手里才发现张太后并非是以懿旨的方式向谢迁下达命令,而纯属商议性质的书函,高凤忽然意识到:“一个张苑,一个谢迁,都是太后娘娘信任之人,她的目的已达到,而我的使命却似乎到头了。”
……
……
朱厚照醒来时,已是日落西山。
朱厚照打着哈欠,在太监的侍奉下梳头,小拧子赶紧将沈溪的奏疏呈递到朱厚照跟前。
作为皇帝,自然不需要亲自去看奏疏中写了什么,而是由小拧子在旁将内容读出来,朱厚照最关心的自然是各家出了多少银子。
等所有数字读完后,朱厚照点头道:“倒还不错,张苑肯拿出十万两银子孝敬朕,也算有良心……朕恢复他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位,不算亏。”
小拧子心想:“陛下依然把官职当作买卖看待?这……这也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不过他马上又意识到有哪里不对劲,心想:“明明张苑没有十万两,这些银子都是陛下打出的幌子,为的是将所有太监手里的银子诈出来,为何陛下的意思却好像张苑真的要拿出十万两银子出来?”
小拧子本想将自己孝敬三千两银子的事情说出来,但又觉得皇帝未必留意到名单中没有自己的名字,又想起沈溪劝说皇帝将之前所得银子退回,心中便多了些想法。
小拧子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沈大人在最后提议,说是各位公公也很不容易,此番呈报的标底,基本已是倾家荡产,为保证宫闱稳定,最好不要按数收纳……毕竟已有张公公出的十万两银子,其他人加起来也不到其半数,没必要让……”
此时朱厚照头正好梳完,闻言回首望向小拧子,打断对方的话:“朕几时说过要那些人的银子?既然他们出价不是最高,朕还坚持收他们银子,那朕成什么人了?”
小拧子心中一惊不老小,皇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通情达理了?
虽然平时朱厚照没做太出格的事情,远未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但到底平时胡闹惯了,且平日贪财好色的名声在外,一个嗜财如命的人会银子送到面前都不收?
小拧子试探地问道:“其实退还一部分,那些公公已感念陛下恩德。”
朱厚照没有接小拧子的话茬,似乎突然想到什么事,反问道:“小拧子,你这次出价多少啊?”
小拧子最怕的就是这个问题,支支吾吾道:“回陛下,奴婢自以为没有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本领,无法帮陛下分担朝事,宁愿在陛下跟前日夜侍候,所以从一开始就选择退出,当时便跟沈大人和诸位公公说清楚了的,并非是有意不出价。”
朱厚照微微点头,心平气和地道:“你倒是有几分孝心,即便有机会上位,也知道留在朕跟前伺候,算是非常难得了……不出价便不出价吧,反正你也没十万两银子,就算出了也竞争不到。”
小拧子眼睛瞪得老大,简直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这是皇帝应该给予自己的回馈?这会儿不是应该气急败坏逼问自己为何不听从他的旨意行事吗?
朱厚照又道:“说老实话,张苑说他能出十万两银子,连朕都不敢相信,不过他既然敢夸下海口,朕倒要看看他是否真能出得起这笔银子,若他拿不出来,只是在忽悠,朕非杀了他不可!敢戏弄朕,下场将会很惨很惨!哼哼!”
说到要杀要剐的事情,朱厚照神色轻松,仿佛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小拧子生怕自己没有问清楚皇帝的意思,再次确认道:“陛下,那些公公的银子,真的不用送到陛下这里来?”
“说了不用,朕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们都是宫里的老人,身边有点儿傍身银子不容易,若以后再有什么职司太监需要他们出价,到时候看情况让他们再竞标便可。”朱厚照道,“不过给沈尚书那边的银子不能退,这是朕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若谁想退那笔银子的话,直接法办!”
小拧子心想:“这边才是大头,给沈大人那点钱简直不值一提。”
小拧子道:“沈大人之意,是他不会收下,已差人将银子封好,随时可以送到豹房。”
朱厚照皱眉:“朕赏赐的银子,他再送进豹房来,那朕成什么了?这银子他收要收,不收也要收。”
小拧子为难地道:“可沈大人态度很坚决,好像是……坚决不收。”
朱厚照仔细想了想,忽然改口了:“说来也是,朕作为皇帝,要给臣子赏赐,直接由朕来给,结果让你们送礼,导致他名声受损,不就成了朕的过失吗?”
说话时,朱厚照打量小拧子,似乎是在征求对方的意见。
可这是朱厚照跟沈溪这个头号宠臣的事情,小拧子哪里敢随便乱发言?缩着头站在那儿,连屁都不敢放。
朱厚照有些失望地收回目光,又琢磨了一下,才颔首道:“那就按照沈尚书的意思行事吧……他若不收的话,就给送礼的人退回去,反正朕的心意已尽到,若实在不行,张苑将十万两银子送到京城后,再送一万两到沈府好了。”
小拧子暗自咋舌,心想:“陛下平时对钱财看得很重,但每次赏赐沈大人的时候,都是丝毫也不含糊,这便刚说要得十万两,是否能到位还存在疑问,回头就说要赏赐沈大人一万两?!”
朱厚照打了个哈欠,挥挥手道:“朕没太睡醒,准备到丽妃那里看看,摆驾吧。哦对了,赶紧差人将张苑从施家台接回来,尤其是银子,一文都不能少,给朕清点清楚,这件事由你跟江彬去办。”
“是,陛下。”
小拧子心里很高兴,是那种如释重负发自内心的愉悦,一张脸几乎笑成了盛开的花朵。
……
……
小拧子得到朱厚照御旨后,紧忙往豹房外走,才刚出门口,便被人拦下,驻足定睛一看,却是李兴和李荣二人。
此时小拧子最想见的人是张永,他要将朱厚照的意思传达下去,告诉张永不用再准备孝敬银子,却不知这会儿张永正在家里发愁,根本没心思到豹房来询问情况,他觉得事情无可挽回,灰心失望至极。
倒是李兴和李荣更斤斤计较些,一起到豹房来问情况,主要涉及皇帝是否收他们的银子。
“拧公公,您怎才出来?我等已等您半天了。”李兴上前笑呵呵地道。
现在虽然不是小拧子当上司礼监掌印,但在皇帝跟前的地位与以前变化不大,这些人在思索一番后赫然发现,回头可能张苑都要巴结这位皇帝跟前受宠的年轻太监。
小拧子恼火地道:“你们等半天?咱家还在里面等面圣苦候一天呢!”
小拧子到底心善,想到这会儿张永可能会铤而走险,在家中做一些自我了断的傻事,想赶紧把好消息告之张永……到底双方曾结盟过,之前的事情完全出于误会,只要说开其实没什么。
至于李兴和李荣的死活则跟他没什么关系,因为他对二人的家底不太了解,倒是很清楚,就算张永从外借了两万两银子,还缺他这三千两。
小拧子心里很着急:“张永似乎只有一死才能将事情了结,他以为只有如此陛下才不会收他的银子,也才能对放贷之人有所交待。”
这边小拧子执意要走,却被李兴和李荣联手拦下,顿时翻脸了,喝问:“怎么,你们还想来硬的不成?”
说话时,小拧子一摆手,身后立即蹿出来六七名彪形大汉,都是他平时所带随从,虽然小拧子没资格带锦衣卫在身边保护,但平时都在门口留有随从,多为宫中和豹房不当值的侍卫来做兼职,算是他私下雇佣的打手,小拧子作为正当红的太监,需要经常在豹房和私邸间行走,也得讲究一些排场。
李兴尴尬地道:“没有的事情,这不有要事询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