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2 / 2)

杨越摇头,“我哪知道今天几度,大概零下三四度的样子吧。太阳出来了,温度升得快。”

“那山上不是已经零下28度了那夏天我们这三十七八度,上面也有十四五度嘛,也不算吓人嘛。”

没毛病,老铁。

杨越点点头,“理论上是这样的,但也不尽然。海拔越高,气温变化越大,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就能计算出来的。我估计,现在喀喇昆仑山上超过五千米的地方,应该有零下四五十度了。而且那上面应该没有夏天的概念,六月份还在下雪,夜间温度不会低于零下十八度,七月份是融雪期,更冷。但是昼夜温差大,白天的温度和我们现在差不了多少”

郭廖点点头,“看来,你对高原气候还是挺了解的。”

杨越心说能不了解么当兵两年上了两次高原,一次后藏高原,一次帕米尔高原,在高原上呆的时间,加起来小半年了。

好歹也算是见识过世界第二高的乔戈里峰的人了,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说起来,后藏高原的环境远比帕米尔高原来得恶劣,怎么说在帕米尔高原还能看到植物和大量的牧民,但同等海拔的后藏高原上,基本风吹石头跑,光秃秃的山上不长草,毛都看不到一根,连野生动物都几乎绝迹。

医学上已经界定海拔三千米往上就被划归为生命禁区,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杨越把手臂架在欧阳山的肩膀上,用力地搂了搂:“放心吧,欧阳有哥在,没事的。”

“就是”张朝封接嘴道:“多大点屁事,兄弟们陪着你我跟你说,同生很难,共死容易,你要觉得不对劲,老子立马抹脖子在黄泉路上等你。”

“”

杨越踹了一脚张朝封:“能不能说点吉利的啊”

几人哈哈大笑,欧阳山点点头,“我知道了,放心吧,我没事的。”

“真没事了”

“真没事了。”欧阳山长吁了一口气,“之前我妈打电话给连长,说是不想让我上山。连长问我,我拿不定主意。”

“我去”张朝封打量着欧阳山,揶揄道:“小朋友,你今年几岁了还要不要回去喝个奶再来”

“滚”欧阳山脸上通红,追着张朝封一阵爆锤

正文 第一四四章 长大了

回到新兵连,仇几满把杨越叫到了连部,牛再栓也在。两人看样子刚刚商量着什么事来着,牛再栓的脸色不太好看。

“报告”

杨越敲了敲门。

“进来。”牛再栓喧宾夺主,招了招手,“怎么样新兵马上下连了,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杨越点点头,“七班的钟煜不错,除了队列差点之外。”

“我防化连又不是警调连,要那花架子干嘛我刚才跟指导员说了,他也觉得钟煜不错,很有韧性,值得培养。”

“还有个,就是我们五班的季永春,体能强,人品也行。”杨越停了停,道:“连长,我想把这两个放到我们三班来。”

“你开心就好。”牛再栓没有反对,话锋一转,道:“不过我得跟你说个事,吉尔格力回来了。”

“吉尔格力他出院了”杨越心中一喜,这货终于回来了。

“今天上午到的。”牛再栓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过你也不要高兴太早,军区医院给他的诊断很残酷。他的腿虽然好了,但是恐怕从此以后就要告别比武了。他身上有二等功,师里的意思很明确,保送他去陆军指挥学院,九月份就走。杨越,我看你得重新再找个驾驶员了。”

“那是好事啊”杨越笑道:“怎么说,也是提干了。”

牛再栓瞟了一眼杨越,“你要是拿了比武第一,你也提干了。”

仇几满插了一嘴,“没有事,我们这次上昆仑山九月份就下来了,赶得上十月份的军区比武。”

牛再栓点头,道:“也是。你小子加把劲,我看好你。”

杨越心说拉倒吧,还十月份的军区比武

如果没记错的话,2001年九月十一日世界局势大变,西北边界并不安宁。太平洋对岸的那个超级大国一把战火烧到了中阿边境,那是十六师的次要战略方向,九月底,十六师就进入了四级战备,十月一过,四级转三级,三级转二级,然后全师作战部队开进了帕米尔。

比武立功怕是没那个机会了。

杨越张了张嘴,道:“连长,立功不仅靠实力,还得靠缘分不是吗”

“缘个屁的份。”牛再栓把手里的烟头摁灭在了烟灰缸里,“你就抓紧时间练,去过一次了,第二次去再怎么说都不能比第一次差吧。”

杨越点点头,那倒是。不过没了吉尔格力,他到哪里去找个像蒙古大汉这样的驾驶员防化连有,但是都是老兵,让他们去爬障碍玩命,不太实际。而同年兵里,除了吉尔格力,剩下的几个货属郭廖驾驶技术最好,但是去年的比武说明了,这货不太合适。不是说练一练就行,问题在于他没有吉尔格力的那股子舍我其谁的架势。

这种气质,是与生俱来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牛再栓喝了一口茶水,抬起头突然道:“欧阳山的事,你知道吗”

杨越愣了愣,“他他有什么事”

牛再栓和仇几满对视了一眼,仇几满伸着食指遥遥地点着,“你这个排长,干得失职啊欧阳山没跟你说,你就没看出来他这几天不对劲”

“别打哑谜了,指导员”杨越心说哪有那么夸张,心里一动,难道是他母亲不让他上高原

卧槽,这种事情根本不存在的好吗穿上了军装,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主,家里难道还能左右部队的决定那不是荒谬了

“他母亲给我打电话了。”牛再栓缓缓道:“你跟他一个城市来的,你知道他父母是哪个单位的吗”

“听说以前是地质队的,后来转入军工企业了。”

“看来你还是知道点的。”牛再栓说:“他父母年轻的时候常年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工作,而且还都立过功。”

“这个倒是没听说过。”

“好嘞”牛再栓摊着手,“现在这两位老人家跟我说,看在他们为共和国奉献了青春的份上,让我把欧阳山留在营区,别让他上山了。你说,合理吗”

杨越没敢发表意见,按理说这事不可能让欧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