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有很多学院成员,他们其实是根本不会把提名电影都看完的。
有的时候,真的是谁声势最大,就把票都给谁了。
-
陆严河犹豫许久,决定跟白景年和胡思维商量一下,把《老友记》今年的拍摄提前。
没有办法再像之前那样拍摄了。
他得把时间空出来。
白景年也非常理解。
他说:“那我们今年争取十一月开机,一个月拍完。”
“还排练吗”胡思维问。
陆严河说:“能尽量保留排练的时间吗”
胡思维:“我去安排,尽量调整。”
《老友记》要提前拍摄的消息,不胫而走。
《老友记》拍到现在,每一年的拍摄时间、安排,基本上都已经雷打不动地保持“十一月底到二月初”的时间段好几年了。
今年突然要提前拍摄,让大家有些好奇,这是为什么。
随着《热带雨季》在纽约的首映礼举行,众人恍然。
今年陆严河要冲北美颁奖季了。
-
《热带雨季》的首映礼规模不大。
绿谷做这个,主要是为了颁奖季而不是票房考虑。
当然了,颁奖季其实也是为了票房。
《热带雨季》马上要开始小规模放映。
从5馆开始。
陆严河把江玉倩、江军、李治百、颜良和温明兰都邀请到了首映礼。
这五个人,也是已经或者即将在好莱坞拍摄片子的中国演员。
对于好莱坞来说,他们都是外来者。
这里可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地方,所以,有机会可以让他们在北美主流媒体上曝光、而且有机会可以让他们跟好莱坞这边的人接触交流的时候,陆严河都会邀请他们一下。
彩娜也拿到了邀请函。
只不过,因为陈梓妍给她安排了一档国内央视节目的录制,时间正好撞上,所以,彩娜就来不了了。
虽然来不了,她还是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晒了邀请函,表示遗憾,并请她的粉丝们支持《热带雨季》。
人情世故,拿捏。
有的时候,不得不说一件事,所谓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彩娜绝对不是外国演员中跟他最熟的,但是,却是从他这里拿到了最多资源的。
而且,这不是陆严河多喜欢她,多想支持她,而是恰好每一次在需要她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她就及时地出现了。
彩娜现在是泰国演员中,在中国知名度最高、混得最好的。这绝对不仅仅是跟她签了拾火有关,也是因为她很会做人,很会做明星。
这是字面意义上的“会做人”和“会做明星”。
在陈梓妍的安排下,彩娜每一次在中国的亮相,每一次工作,都是走“国民度”路线。
不是说彩娜已经在中国有了国民度,而是说,彩娜的每一次露面,都是在那种“国民度”很大的场合,走的是“国际友好艺人”路线。
知名度一点点地刷上去,热度也一点点地刷上去。
而彩娜平时展现出来的形象,又是一个邻家感非常重的女孩,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女明星形象。
这让她在中国的观众缘越来越好。
像央视节目这种资源,最后也成功接洽上了。
而她本身会做人,从这一次没有出席还专门在社交媒体上帮《热带雨季》做宣传就可以看出来。
-
《热带雨季》的首映礼,除了陆严河邀请的,绿谷电影公司也邀请了几个明星来捧场。
当然,在美国,电影的首映礼跟现在中国国内的电影提前放映场,其定位是不一样的。
在美国,电影首映礼之后,主要释放的是各家媒体的评价,作出第一波评价。
有的电影,媒体口碑直接崩盘,比如《美国队长4》。
有的电影,则靠着第一波积攒下来的好口碑,让发行公司更有信心,去做更大规模的发行计划。
而在国内,首映礼极少,反而是被一些特别的“明星场观影”取代。一些明星好友出席,在观影之后,给出一些正面的评价,再由电影的宣传方剪辑成切片,作为宣传物料,放到网络上去做宣发。
两种模式,前者已经运行了很多年,仍然在继续;后者出现没有几年,现在似乎已经开始有些搞不下去了。说白了,前者大体上是真实的,观众发现大部分情况下,是能信他们的评价的。后者,则已经变成了“人情世故”,观众们一次次地被“骗”进电影院,然后,失望,然后,就不再信这些好友场的“捧场式”宣传了。
陆严河并不担心《热带雨季》的媒体口碑。
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在西图尔接受了一轮媒体的审判了。
《热带雨季》是一部观影门槛并不高的电影,它清新,简单,有着与欧美电影截然不同的一种内敛式情感表达方式,但是,它的主题又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共通的。
陆严河想知道的是,美国媒体对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到底会给出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对于他今年冲奥这件事,又是什么样的看法。
前期的预测和呼声,终究只是一个开始。
-
今天出门办了很多事,太累了,状态不佳,明天多更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