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的勤政殿,是皇帝登基以来最热闹的一天。
一大早,后宫就有嫔妃前来送汤药,吃食,皇后也亲自来坐了一会。
这会,快到午时了,太后也来了。
皇帝抬头看了一眼坐在窗边慢悠悠喝茶的太后,一时之间无奈不已。
“母后,马上就是午膳的时辰了。”
太后手臂微顿,转头看向皇帝,“怎的,如今哀家都不能同自己的亲儿子一道用午饭了?”
“还是,皇帝嫌弃哀家这个老妇人了。”说着,太后脸上露出了丝丝哀怨之色。
皇帝,“......”
“母后,您就莫要这般同儿臣说话了。”皇帝起身,走到太后身边,缓缓坐下。
“儿臣对您一片孝心。”皇帝自己倒了茶,饮了一口,目光含笑的看着眼前太后。
太后哼哼道:“这关孝心什么事,考试一事,你这里自然是放心的,只是
皇帝哈哈笑了出来,“此次会试正值多事之秋,丞相不能为主官,朕甚是遗憾。”
“可朕不是点了陈卿为主考官吗。”
“他那个性子,谁不知道。”
话音刚落,外头曹玉快步走了进来,行礼禀报,“奴才参见陛下,参见太后娘娘。”
“许相同陈大人几人求见。”
太后眼眸轻动,欣喜不已,“可算来了。”
皇帝无奈摇头,“看来今日这午膳怕是没那么容易用了。”
“让他们进来吧。”
许则川带着几人进了殿,入目便是端坐在前的皇帝同太后。
见着太后,几人倒是也无太多惊讶。
毕竟此次恩科,女子参与,就是太后推崇的。
“参见陛下,参见太后娘娘。”
皇帝示意众人起身,“几位爱卿免礼,赐座。”
勤政殿的御桌前两侧,不同于先帝时期,已经加上了几把桌椅。
皇帝任太子期间便有着贤名,如今登基,自是继续延续这个好名声。
许则川几人俨然习惯,虽然落座,但也是坐了一半,做足了恭敬。
皇帝面上上神色未变,心中却是颇为满意。
能干又懂事的臣子,谁不喜欢呢。
“陛下,此次会试结果已出,臣等特呈给陛下过目。”
许则川将单独的名单交给曹玉,由他呈给皇帝。
身后的陈大人又将中了的试卷递交上去,由皇帝亲自检查。
皇帝坐在窗边的长榻上,太后坐在另外一侧,伸头便瞧见了里面的内容。
待看到熟悉的名字,目光微动,眉宇间尽是喜意。
皇帝抚了抚胡须,有些惊讶。
一侧的曹玉立刻带着小太监将试卷摊开,交给皇帝过目。
皇帝放下手里名册,含笑道:“几位爱卿的决定,朕自是相信的。”
“这头名徐进帆乃是去年扬州乡试第一人,朕倒是没有惊讶。”
“第二位冀州孔志义,朕听说过他。”
“只是未曾想,第三人竟是女学的李平君。”
曹玉立刻将李平君做的卷子呈在了皇帝的眼前,太后也仔细瞧了瞧,颇为欢喜。
“李大学士教女有方啊。”
皇帝点头,“还真是。”
“小小年纪,就做出了这样的文章,不错。”
皇帝心中思索,若是这幅名单放了出去,必定引起轩然大波,他又仔细数了数上面的女子名字,心中缓和了些许。
为了方便皇帝看名册,许则川贴心的在往年放榜的名单上加上了性别。
好让皇帝一眼瞧出。
太后含笑道:“既然连皇帝你都说不错了,想来是真的不错。”
“此事,皇帝打算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