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了一眼面前的太后,眉头轻皱。
片刻后,说道:“朕既然开了口,下了旨意,自然要公平公正。”
“此次名册便按这个发放吧。”
“十日后,太极殿上,朕再亲自检验检验他们的真才实学。”
太后听闻此话,心中紧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
“皇帝同丞相等人还有事情要议,哀家不便久留。”
“皇帝莫送了,哀家告辞了。”
太后缓缓起身。
皇帝赶紧行礼送别,许则川等人也恭敬行礼。
“恭送母后。”
“臣等恭送太后娘娘。”
窗外,太后一行人的身影渐渐离去,皇帝无奈叹息。
“诸位爱卿也瞧见了。”
右相哈哈笑了出来。
“陛下孝顺,臣等都是知道的。”
“太后娘娘今日如此,也是为了名次公正,臣等都理解。”
皇帝轻叹一声。
“母后前些年过的不易,朕身为人子,如今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原本说话的右相立刻闭上了嘴巴。
出了勤政殿,右相扯着胡子一脸哀怨之色,“咱们陛下有时瞧着好脾气,有时又跟先帝一个样。”说着轻轻摇头,有些同情的看着许则川几个年轻的臣子。
好在他就要致仕荣养了。
这李家的皇帝他不伺候了 。
许则川笑了笑,“亲生父子,总是有相像之处的。”
“先帝一代明君,咱们陛下日后成就不可限量也啊。”
右相浑浊的眸子一动,笑眯眯的看着许则川,“仲疏啊,你如今越发有丞相的样子了。”
“好好干。”
许则川点头。
“仲疏一定努力,不负朱大人的期望。”
次日,终于到了放榜之日。
天色未亮,贡院外头就挤满了人群,对面的河岸处,也是站满了人,个个都在等着,这次考试结果出炉。
“咚咚咚!”
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差役的铜锣声响起。
立刻走出两队差役,将人群往后推了推,里面拿着榜单的人这才出来。
“贴了,贴了。”
榜单还未贴好,就有人惊呼,“中了,中了。”
“看,第三名是女学的李平君。”
“二十二名也是女子。”
此次放榜,大多数人都是先数起了多少个女子中榜。
待看到有五人中了,人群中尽是哗然之色。
“竟然真有女子中了。”
“第三名也是女子。”人群中议论纷纷。
不远处的府衙里,送喜报的人马已经一一往各家而去。
安国公府。
林管家早早的就在门口等候了,蓝氏等人也在前厅。
“也不知道中了什么名次。”蓝氏捏着帕子紧张不已,伸头看着外头。
边上的张氏安慰道:“大嫂急什么啊,反正姚哥儿中了,名次吗,总不会低到尾端的。”
陈氏颔首,同一侧的王若瑶说道:“姚哥儿的学问,咱们都是知道的。”
秦书也是好奇,但谁让许则川嘴巴严,只让她们今天安静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