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如懿传之凤临天下 > 第42章 继后众叛亲离

第42章 继后众叛亲离(1 / 2)

宴会之上,丝竹之音宛如天籁,缭绕于梁间,久久不散。觥筹交错之间,宾客们笑语盈盈,似乎都沉浸在这份难得的欢愉之中。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如懿却端坐在自己的席位上,面上的淡淡笑容难以掩盖她心中的冰冷与孤寂。她不时地扫视着四周,那双锐利的眼眸仿佛在寻找着可能的盟友或是能够打破当前困境的突破口。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笑声如同春风拂面,瞬间吸引了如懿的注意。那笑声来自蒙古亲王之女,当今圣上极为宠爱的颖嫔。颖嫔性情直爽,不拘泥于繁琐的礼节,且因出身尊贵,在宫中备受尊重。更重要的是,她与那权势滔天的皇贵妃并无太多交集,更不曾主动卷入后宫那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争斗之中。

如懿心中不由一动,或许,这位性情独特的颖嫔,能够成为她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一个难得的助力。于是,她端起精致的酒杯,缓缓起身,步伐轻盈地向着颖嫔的席位走去。

“颖嫔妹妹,今日中秋佳节,本宫特来敬妹妹一杯。”如懿的声音温柔而亲切,仿佛是在与一位久别重逢的挚友交谈,没有丝毫的皇后架子。

颖嫔抬头,见是如懿,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随即恢复了常态,微笑着举起酒杯:“皇后娘娘客气了,臣妾敬您。”

两人轻碰酒杯,各自浅酌一口。随后,如懿话题一转,似乎不经意地提起:“颖嫔妹妹,你可曾听说,那皇贵妃近日来可是愈发得意了,圣宠不断,风头无两啊。”

颖嫔闻言,眉头微皱,显然对于后宫的这些纷争并不感兴趣。但她仍礼貌地回道:“臣妾也有所耳闻。不过,臣妾一向不问世事,只愿在这宫中安稳度日,不想卷入那些无谓的争斗之中。”

如懿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她继续道:“妹妹此言差矣。在这宫中,想要安稳度日,又谈何容易?妹妹出身尊贵,自然不必为生存担忧太多。但本宫不同,本宫的儿子永基,乃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却屡遭排挤,本宫身为母亲,又怎能不为他打算?”

颖嫔闻言,冷冷一笑道:“嫡子?孝贤皇后所生的七阿哥永琮才是嫡子吧?娘娘是继后,想的太多了不好,毕竟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宗立下的规矩。”

如懿听了颖嫔的话,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她轻轻放下酒杯,目光坚定地看着颖嫔,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妹妹说得没错,永琮确实是孝贤皇后嫡出之子,可如今孝贤皇后已逝,本宫既为继后,永基在我这里,便是嫡子。本宫并非要干政,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宫中平安顺遂。本宫知晓妹妹无心争斗,可那皇贵妃心思深沉,难保不会将手伸到无意争宠之人身上。”

颖嫔听了如懿的话,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她深知这后宫的复杂与险恶,也明白如懿的处境并不容易。片刻后,她终于开口道:“娘娘的意思,臣妾明白了些。可臣妾还是不想轻易涉足这浑水。”

如懿见状,轻叹一声,拉起颖嫔的手,眼中满是诚恳:“妹妹只需偶尔在皇上耳边提及几句公道话即可,无需刻意为之。本宫也是无奈之举,还望妹妹体谅。”

颖嫔看着如懿那真诚的眼睛,心中泛起一丝涟漪。她犹豫片刻后,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娘娘如此厚爱,臣妾且答应试试。”

如懿见状,嘴角终于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她心想,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转机。然而,就在这时,她话锋一转,得意地笑道:“颖妹妹,本宫所生的四公主早就到了婚嫁之年,不如让四公主嫁往巴林部如何?这样也能巩固我大清与巴林部的联盟。”

颖嫔听闻这话,手中的酒杯猛地一颤。巴林部地处偏远,虽也算富贵,但如此仓促地定下婚事,实在让她难以接受。她抬眸看向如懿,眼中带着几分疑惑与不满:“娘娘,四公主金枝玉叶,这般仓促定下婚事,怕是不妥吧?”

如懿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笑容中带着几分深意:“妹妹莫急。巴林部虽远,却是忠心耿耿,且四公主嫁过去定是正室福晋,受尽尊荣。况且,只要妹妹肯真心相助,本宫定会保妹妹日后周全。”

颖嫔心中权衡利弊,深知如懿此举既是拉拢又是威胁。她咬了咬下唇,心中五味杂陈。终是,她无奈地应下:“娘娘既然如此安排,臣妾自是听从。”

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一个清脆而坚定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沉默:“我才不要!我才不要去蒙古巴林部!我才不要去蒙古吃沙子!”众人惊讶地循声望去,只见四公主满脸愤怒与不甘,倔强地站在一旁,大声抗议着这门突然被提及的亲事。

皇帝和众嫔妃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颖嫔身上,颖嫔此刻心中五味杂陈,她猛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如懿的算计之中。她愤怒而无奈地看向如懿,只见如懿嘴角挂着一抹得意的微笑,那笑容在颖嫔看来,充满了嘲讽与挑衅。

颖嫔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她知道,此时必须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否则自己必将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于是,她对着皇帝盈盈一拜,声音中带着几分委屈与恳求:“皇上,四公主年幼不懂事,婚姻大事本就应由皇上做主。只是方才皇后娘娘与臣妾商议此事时,臣妾未曾考虑周全。四公主自幼养在深闺,骤然远嫁巴林部,她自是满心不愿,还请皇上体谅。”

皇帝闻言,目光愈发冷冽,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乃一国之君,皇子、公主的婚事岂能儿戏?这不仅是家事,更是关乎国运的大事!你身为继后,竟敢擅自做主,难道是想挑战朕的权威吗?还是说你乌拉那拉氏,真的已经皇后做得腻歪了,开始妄图太后之位?”

如懿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赶忙跪下,声音中带着惶恐与不安:“皇上息怒,臣妾绝无此等大逆不道之心。只是四公主已到适婚年龄,臣妾一心想为公主寻一门好亲事,巩固大清与巴林部的关系,一时心急才莽撞行事。臣妾知错,请皇上宽恕。”

皇帝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嘲讽与不满:“你倒是好心,可为何事先不来与朕商量?朕倒要看看,你这份好心能不能换来大清的长治久安!”

颖嫔见状,心中暗自焦急。她深知如懿此举虽有不妥,但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于是,她忙替如懿解围道:“皇上,其实娘娘也是一片苦心,只是方式欠妥。臣妾以为,不妨再给四公主一些时间,若是之后公主愿意,再议婚事也不迟。还请皇上息怒,莫要为了此事伤了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