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说。”于大章立刻来了兴趣。
那个派出所有问题是肯定的了。
而且于大章还发现,和罪犯有勾结的那个人好像并不怕有人查他。
“他回忆起了当初接待他的民警叫什么名字。”
吕忠鑫说这话时,语气中透着兴奋:
“当年在雁城的派出所,有一块文化墙,上面设计了一个监督台,贴着所领导和民警的照片,在每张照片下,都写着他们的名字和职务。”
要说刑警最高兴的莫过于两件事,破案立功和发现新线索。
吕忠鑫这个老刑警当然也不例外。
说到后面,他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据方鹏回忆说,他当时特意站在文化墙那里看了很久,上面除了监督台,还有活动剪影等,各种照片。”
“不过他只记住了杨峰这个名字,也就是当年接待他的那个民警。”
“还有一位所领导,时间太久,全名忘了,他只记得姓洪。”
“就是那位姓洪的所领导第二天带队去的工厂,当时也把方鹏带去了。”
吕忠鑫说着,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于大章:
“这是我昨晚和张森整理出来的口供资料,上面还有方鹏对这两个人体貌特征的描述。”
还是师父做事靠谱啊……于大章接过文件,快速翻阅起来。
太详细了。
上面不但记录了方鹏对派出所人员的记忆,还将他进入派出所的那一刻起的经历都记录下来了。
就连事后民警送他去火车站的经历都被写得一清二楚。
看得出来,这份口供资料是吕忠鑫一点点磨出来的。
在这份口供的最后,于大章发现了一个细节。
送方鹏去火车站的不仅有民警,还有那名姓洪的所领导,他不但去了,还一直给方鹏送上了车。
按理说,这样的事交给民警做就可以了。
所领导最多也就是给送到派出所门口,然后握个手,再安慰两句。
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到火车站,更加没有必要亲自把他送上车。
不对劲儿……于大章代入对方视角的时候,怎么想也觉得这样做过于刻意了。
做贼心虚
不,能做到派出所领导,不会连这点心理素质都没有。
怎么有点像是在故意暴露自己
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有点荒谬,但于大章仔细琢磨了一番后,却发现这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最符合逻辑的解释了。
将文件合上,于大章想了想,然后对吕忠鑫说道:
“明天咱们先去那个派出所了解下情况,先摸清当年方鹏都具体接触过谁,他提到的那两个人需要特别注意。”
次日。
马健和刘淼一大早便出发去了羊城。
于大章三人则是掐着点,在上午九点来到了方鹏当年去过的派出所。
“你们有什么事吗”
三人刚进门就被值班民警叫住了。
他们身穿便衣,并且是开着于大章的越野来的,所以民警没有认出他们是警察。
“我们找杨峰警官。”于大章答道。
都是系统内的,他很清楚基层升职的困难性。
绝大多数警员一辈子都在基层工作,甚至有些干脆直接一辈子在派出所打转。
所以说,仅仅五年的时间,对于一名普通的民警而言,想要在职务上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基本上不太可能。
“你们是”一听是找内部人,值班民警立刻站了起来问道。
于大章见状,连忙走上前去,面带微笑地回答道:
“我们是从松海过来的同行。”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证件,向值班民警展示了一下,接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