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想找他了解一下之前的一个案子。”
他们说话间,吕忠鑫不声不响地走到了一边,开始端详起墙上的文化墙来。
“哦,这样啊,那你稍等。”
值班民警说完,拿起桌上的座机拨了出去。
于大章没动,就站在原地等待着。
两分钟后,一名民警从里面走了出来,当他看见于大章三人后,愣了一下,随即走上前去:
“我就是杨峰。”
“你好你好。”于大章立刻伸出手,与对方握了一下:
“找个说话的地方吧,这事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的。”
杨峰点点头:
“好,跟我来。”
随后三人跟着他来到一间办公室。
路上,师徒两人对视了一眼,于大章的眼神中带着询问,吕忠鑫则是轻轻点了一下头。
这就是默契。
于大章用眼神询问的是:文化墙上有没有那两人的信息。
吕忠鑫立刻读懂了他的意思,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派出所也是有轮岗制度的。
主要是为了防止警员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过长,熟悉的人太多,从而影响工作的公正性。
同时也是为了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但这种岗位调动不是经常性的,而且调动的范围也不大,通常在派出所内部就解决了。
文化墙上有那两人的信息,说明他们还在这个派出所工作。
到了办公室,几人落座,于大章直接问道:
“方鹏这个人你还记得不”
听到这个名字后,那名叫杨峰的警员露出思索之色,随即回答道:
“没什么印象了。”
他答得很干脆,说明他对自己的记忆力非常自信。
“五年前,有个人晚上来报案。”于大章提醒道:
“他说自己是从一个工厂里逃出来的,他的长相有点特别,很像唐氏综合征患者。”
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人,记不住也正常,更何况还是五年前发生的事情。
所以于大章对此也理解。
说话的同时,他还拿出了方鹏的照片,递给杨峰。
对方接过照片后,只看了一眼就认出来了:
“是他啊,时间太久了,我要是不看照片,不可能想得起来。”
于大章盯着他的脸问道:
“当年关于他的事情,你还能记起来多少”
杨峰刚才回答时,脸上的表情很平静,没有类似心虚、害怕或者惊慌等情绪。
说明他在这件事上问心无愧。
这也让于大章越来越好奇了。
“稍等一下。”杨峰站起来说道:
“当年我在所里接警,报案记录都是我手写的,现在应该还有保存,我去找找。”
“好的,麻烦了。”于大章很客气。
等杨峰离开后,他看向吕忠鑫:
“那位姓洪的领导叫什么”
“他叫洪柳文。”吕忠鑫快速答道:
“是这里的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