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成道天书 > 第254章 钓鱼为业

第254章 钓鱼为业(1 / 2)

《列仙传》有云:“寇先者,宋人也。以钓鱼为业,居睢水旁百馀年。得鱼,或放或卖或自食之。常着冠带,好种荔枝,食其葩实焉。宋景公问其道,不告,即杀之。数十年踞宋城门,鼓琴数十日乃去。宋人家家奉祀之。

寇先惜道,术不虚传。景公戮之,尸解神迁。历载五十,抚琴来旋。夷俟宋门,畅意五弦。”

相传,曾有一仙人,姓寇名先,世人称之为寇仙。其与众不同,竟以垂钓为业,且久居于睢水之畔。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瞬已逾百载。寇先之传说,于民间更是广为流传起来。

宋景公[宋景公(?—前469年),子姓,宋氏,其名《左传》作栾,《史记》作头曼,《汉书》作兜栾。春秋战国之际的宋国国君。景公三十年(公元前480),曹伯阳背晋,干预宋政,景公伐之,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景公三十七年(公元前487),出现“荧惑守心”现象,景公忧心大祸,司星三谏皆未纳,说出三句善言,三大善念,延寿二十一年。]时,宋景公闻听民间,大有寇仙长生不老之名,心自向往之,便是亲赴睢水之畔,拜访寇仙,欲从寇仙处学得长生不老的道术精要。

然而寇先早知其来意,对自己所掌握的长生道术,视若非世之珍宝,秘而不宣,概不轻传予人。

或许是因为宋景公其人,未能满足寇先所提出的某些条件,又或是因为寇先觉得,宋景公并非真正与道门法术有缘之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寇先最终婉拒了国君宋景公的请求。

如此一来,却是惹得宋景公心生贪婪怨恨,但他又顾忌着百姓对寇先的崇拜敬仰之心,反而表现得对寇先更为敬重起来。

寇先不愿传道于渴求长生的宋景公,如此惊人之举,恰似一记重锤,击在了宋景公那颗贪婪之心上,早已激起了其内心深处,那熊熊燃烧的阴郁怒火。

有宋之宫人,回家省亲,曾与其家人秘密谈起,讲他曾见,宋景公因不得寇仙长生不老之术,双目圆睁,满脸怒容,怨恨之气如火山喷涌,那鼻孔中能喷射出白雾一般的怨恨气息,极是恐怖。

这皆因宋景公无法忍受寇先的不尊行为,他本欲于盛怒之下,毫不犹豫地颁布下令,致寇先于死地,一了百了,大家都去死好了!凭什么你一介布衣,能长生不老,他个诸侯国君却弄不来法门要诀。

可寇仙之名望,于民间呼声甚高,宋景公也不敢乱来,只能暂且隐忍不发。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了,得到长生道术的念头,便是于暗中谋划起来。

宋景公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对策。其一位心腹谋士进言说道:“大王,不如设下一场宴席,以商讨国事之名,邀请寇先前来王宫,在宴会之上,施予其威逼利诱,若他仍旧不从,便暗中号今兵士,将其斩杀除掉,对外只要宣称,他是暴病而亡便可。”宋景公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便是让人准备,依计行事。

不久之后,一封宋国君的邀请函,便由宋之宫人手,送达到了寇先手中。

当寇先看到邀请函后,掐指一算,便是看透了宋景公的这一阴谋诡计。但他并未因此出言拒绝,而是决定单独赴宴,看看这宋景公,到底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宴会当日,宋景公表面上对寇先客客气气,频频举杯邀饮。然其眼中,却是不时地闪现出阴毒杀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他借着酒性,便再次吐露出真实目的。

宋景公要求寇先立即授其长生道术。寇先闻言,先是冷笑了一声,进而却是自顾自端起酒盏,一口饮尽,尔后便不言不语,不为其威逼利诱所动。

宋景公见寇先,仍旧是如此油盐不进的态度,便是恼羞成怒,正要摔杯,下令早已埋伏下的士兵动手擒杀。

突然就见,寇先右手掐诀,施展出一道法术,但见瞬息之间,他便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留下宋景公与一帮趋炎附势,摇尾乞怜,阿谀奉承的大夫群寮们,在原地静坐。而宋景公此时气得暴跳如雷,险些要吐出血来。

此一故事,于尘世间,如流星般匆匆划过,独留下一段令人叹息不已的故事存在。世人皆是感叹,长生不老道术就此失传了!

因寇先预判了宋景公之毒辣手段,其生命便于宋景公那一念之间,戛然而止了一般,怎不令人感到惋惜呢!?

理所当然,世间百姓所知,大多皆是如此。正如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一样。

这般状况出现,宋景公是如是颁诏令,喧告其国的“某年某月某日,我大宋寇先仙师,于王宫宴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有感天地大道,不得不飞升上界,再不流连尘世”。

百姓虽是崇拜寇先,却是拦不住他得道成仙不是!?

然,世事无常,时间能破一切虚妄。谁能料到,数十载之后,寇先的身影竟如烟云缭绕一般,再度出现于宋城地界,那古朴而肃穆的东城门前。

他这才现身宋城,便是飞跃上城头,端然静坐于城跺子口上,仿若与周遭世界全然隔绝一般。那些守城兵士,皆是近不得其身。

寇先手指轻抚琴弦,徐徐缓缓地弹奏出一曲,此曲曲音低沉,琴音缭绕,经久不散。

寇先所奏琴音,恰似涓涓细流,又仿若幽幽长叹,如怨如慕地倾诉着他的往昔与心境。而每一个音符,皆似他心头的一滴清泪,滴落于琴弦之上,化作一段段悲怆的旋律,钻入听者耳中。

寇先的突然现身,恰似宋国是一平静的湖面,被人掷入了一块巨石,掀起了宋人心间的万丈波澜。

宋之百姓目光皆被其所吸引而来,那些曾经见过寇先的人们,惊愕地察觉到,即便是时光已然流了逝数十载,可寇仙的容颜相貌,却几乎未曾有过丝毫变化。

他仍旧是那个气宇轩昂,潇潇洒洒,长生不老的寇仙,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什么过多的印记。

但人们不知他为何而来。只见着他终日端坐于宋城东门上,那处城垛子口处,沉浸于琴曲之中,似乎忘却了时光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