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答辩的对手(1 / 2)

第262章 答辩的对手

周浩然的两篇论文,都属于应用端。

属于别人提出了问题,他来解决问题。

这层次就低了不少。

谭教授说他会在全球10的顶尖期刊上发表,其实就是排名第10左右的计算机刊物。如果是第九,会说9,如果是第三,会说3。

这跟论文的内容有关。

应用端的论文,的确不可能在3级别的刊物里发表。

那必须得是提出问题的论文。

计算机领域里,还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未知领域需要探索。谁能把那片不可知的计算世界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谁才是真正的行业里的泰山北斗。

这就上升到了计算机理论甚至计算机哲学的领域。

大师们提出一个使命或者一个概念,给出一个可行性的幻想,后来者们根据他们给出的蛛丝马迹,去把他们的幻想给表达、实践、应用出来。

就比如后来称霸全球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理论,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相关的理论就已经出来了。后来这些产业的发展,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算力的提成,一步步的把几十年前的理论表达、实践、应用出来。

尤其是神经网络的ai概念,还形成了一套“计算机与人”的哲学体系。

周浩然即便先知先觉,也没这种水平。

他这个“技术专家”,绝大部分的计算机技能都是应用端。

他的两篇论文,只是最末端的应用层面。

好在确实有着时代的领先性。

为现阶段java语言的应用提供了一束希望曙光。

这才有资格在《joop》这种顶级的计算机刊物上发表。

听说有机会在这种级别的刊物上发表,程院长就很高兴,保证道:“只要论文顺利发表,编委会那边就没必要答辩了,我直接去找学校!”

谭明亮笑道:“是啊,真要是发表了,就是全国第一人,还要来参与答辩,这就太可笑了,谁有资格面试他”

周浩然叹了口气,“我现在就想把我对计算机的一些理解都表达出来,通过编写教材的方式,为国家为下一代的学子做出一些贡献。”

程院长听出了言外之意。

这是抱怨在国家队的金融工程里没有用武之地呢。

就安慰他。

说好好编教材,做好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本。

“对了,咱们的教材,是在什么出版社出版”周浩然不动声色的问。

程院长笑道:“我们大学有自己的出版社。”

“印刷厂呢”

周浩然追问。

“呃……”程院长对此就不太清楚了,“应该有几家合作的印刷厂,你有事”

周浩然沉声道:“我听说政策要放开,国营出版社,不用必须选择国营印刷厂来下单。既然是出教材,为了更好的普及性,我认为教材的定价可以低一些,让全国的大学生都能买得起、学得起。教材售价的降低,首先就得是印刷成本的降低。”

程院长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民间的印刷价格很低”

周浩然点了点头,“我听说长兴印刷厂有意文化推广,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图书,有印刷折扣,最多可以打五折!”

谭明亮教授送上了助攻,“哦!长兴出版社,我知道,我之前看过报道,说是海港优秀的印刷厂典范。”

周浩然笑道:“对,如果是一些优质题材的图书,印刷厂那边会退回一大笔的印刷费,来鼓励相关题材的图书的推广和发行。大学教材,肯定列在其中。如果我们学校的教材都能够在长兴印刷厂里印刷,那么复旦大学出的教材,在教育部的评选里,至少就拥有了价格和普及层面的优势。”

想成为大学教材,只内容好还不够。

还得有价格优势。

国家还不富裕。

很多大学生,都需要家里到处借钱才能上学,甚至很多人因为家庭拮据而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

低价,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竞争力!

教材也是!

程院长被他给说动了,肃容道:“有道理,这件事回头我会跟学校认真的说一说!”

周浩然笑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老院长,这周末我打算找一家工厂去实地考察,然后去开发一个仓库管理系统,让乔海一起去。”

“都去!都带上!”

程院长听说他的论文要登上《joop》,底气就更足了。

哪还不放心

这小子,就是个编程大师啊!

让自己的弟子们跟着他混,没坏处!

说什么都让周浩然把他的那些研究生弟子都带上,一起去工厂里实地考察,跟着他一起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跟落地应用结合在一起。

周浩然自然同意。

只不过有个缺点。

程院长是高性能计算机专家……在应用端,其实就是做服务器的。

这行业没什么出路。

别说国内没什么竞争力,哪怕现在售价3000万美元的ib大型机,500万美元的ib中型机,最低20万美元的ib小型机……未来都要被市场严重倾轧。

以x86机构为主的开放性芯片,才是未来服务器的主流!

价格低,平台开放,应用场景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