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贞观风流 > 第137章 淮阴侯旧事(求追订)

第137章 淮阴侯旧事(求追订)(1 / 2)

突厥人遣使来降的消息在长安城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但这份轰动来得快,去得也快。

毕竟,突厥遣使来降这样的事情虽然解气。

可比起四年前突厥大军打到长安城下的屈辱来说,如今大唐对突厥的打击,还远远不够。

因此,不过三日时间,朝堂上便做出了针对突厥投降之事的应对。

那便是接受突厥人的投降,并遣出使者去往阴山草原,接受突厥人的投降,顺便安抚突厥诸部。

至于使者人选,暂时未定,或者说暂时未曾公布。

而随着突厥遣使来降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前在朝堂上喧嚣未决的柴令武引诱太子堕落,殴打御史之事,也再一次被人提起。

突厥遣使来降,那是有外人来,世家需要和朝廷一致对外。

却不代表世家会放弃从朝廷手上争取利益的机会。

这是两件事情,可以并行。

这就好比李世民在派出大军征战草原的同时,还能顺手打压世家,是一样的道理。

而这一次,李世民也终于不再继续装鸵鸟。

头一次,他在满朝文武面前,做出了关于此事的正面回应。

只是他回应的方式,多少有些简单粗暴。

首先是声明了柴令武现在身在大理寺,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然后,便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令刑部的官员将弹劾柴令武弹劾得最狠的十三个官员拿下了大狱。

是的,李世民最终还是采用了柴令武的提议,来了一手杀鸡儆猴。

各方势力都被李世民这一手杀鸡儆猴打了个措手不及。

以至于站在这些官员背后的人,才准备设法营救这些被拿进刑部大狱的官员,刑部已经公开了他们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罪证。

刑部公布出来的罪证之中,也包括了柴令武鞭挞那八位御史暗中做过的腌臜事情。

这年头,世家官员为了报效家族,以权谋私之事并不罕见。

关键就在于统治者想不想较真。

李世民不是李渊那样优柔寡断的帝王,更不屑于玩什么平衡术,他要的,是唯我独尊。

所以,他选择快刀斩乱麻。

而李世民这么做,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柴令武鞭挞八位御史一事,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改变了性质。

由鞭挞官员,变成了替天行道。

是的,替天行道。

如今的柴令武,在百姓口中,就是一个良心未泯的权贵二代,只因看不惯官场黑暗,便不惜触怒陛下,也定要将贪官污吏绳之以法。

没错,柴令武就这么华丽丽的洗白了。

尽管这样的事情,听起来有些抽象。

但有的时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抽象的同时又显得很合理。

因为这世间的普罗大众,都只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东西。

他们看不见更深一层的权利斗争,也不会去深思事情的表面之下,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如柴令武殴打御史一事。

百姓们只看见柴令武当街鞭挞了八位御史之后,那八位御史便被陛下查办了。

这就说明,八个御史是坏人。

那么相应的,柴令武作为他们的对立面,将好人的角色收入囊中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百姓们是世界上最天真的一群人。

他们不吝于对坏人的咒骂,也不吝于对好人的夸赞。

而当所有人都在夸赞那个好人时,那些微弱的,清醒的声音,也一定会被此起彼伏的夸赞声淹没。

正因如此,柴令武被洗白,便成为了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当然,民间对柴令武什么风评,暂时还影响不到柴令武这个正主。

因为他还在牢里,压根就听不见外面的议论声。

牢房里柔软的床榻上,柴令武翘着二郎腿盯着天花板,静静地等待着今日的第二波访客到来。

几分钟前,他刚刚送走了今日的第一波访客,来给他传递今日朝堂动向的尉迟家两个大傻子。

那两个大傻子,不仅在牢里蹭了他一顿饭,还喝掉了一大半他用来解渴的米酒。

柴令武脑海之中回荡着两人带来的消息,心里没了即将出狱的那种激动,反而有一股淡淡的忧伤。

因为今日,被李世民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罪名,判处了包括那八位御史在内的二十一位官员斩立决。

“斩立决啊,有点惨啊!”

柴令武呢喃出声,忍不住轻叹口气。

他承认李世民这一手杀鸡儆猴,玩得的确很漂亮,可缺点也同样明显。

他判处二十一位世家官员斩立决,便意味着朝争的下限将被再一次拉低,也意味着从今往后,朝争将不再是利益之争,而是生死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