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贞观风流 > 第159章 宁叫人怕,莫叫人欺!(求追订)

第159章 宁叫人怕,莫叫人欺!(求追订)(1 / 2)

“朝廷不缺人?”

李世民怔了怔,微微蹙眉道:“这话从何说起?”

柴令武慢条斯理问道:“陛下难道忘了突厥人?”

“突厥人?”

李世民又是一愣,俊朗的脸上浮现一抹愕然:“突厥人怎么了?”

柴令武坐直身子,将屁股朝李世民的旁边挪了挪,斟酌着开口道:“如今草原上的战事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我朝大胜,突厥国灭已成定局,陛下就没想过怎么安置那些突厥人吗?”

这话一出,李世民顿时陷入了沉默。

因为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

如今大唐的大军在草原上虽然连战连捷,可终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大胜消息传来。

而且战争这种东西,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打包票,保证大唐一定会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关于怎么安置突厥人一事,他便一直拖着,准备等最后的结果出来,再召集群臣商议。

柴令武敏锐的捕捉到了李世民脸上的惭愧之色。

当即趁热打铁:“陛下你想啊,我朝取得大胜之后,不可能直接班师回朝吧,总得图点儿什么,不然咱们这一仗打得多亏?”

“那你的意思是.......”李世民回过味来,看向柴令武的目光不禁变得古怪起来。

柴令武自动忽略他的眼神,煞有其事道:“臣的意思是,突厥人也是人啊,是人,那就能做人能做的事情,比如修路啊,比如搭桥啊,再比如通河、清淤之类的。”

李世民默不作声,只是看着柴令武的目光越发古怪起来。

柴令武顿了顿,迎上李世民的目光,不禁咂摸一下嘴。

两人对视片刻,柴令武有些惴惴不安的移开视线:“臣说这些,那都是基于我大唐现有的国力提出来的建议......”

李世民轻轻颔首:“没事,你继续说。”

柴令武余光打量着李世民的表情,确定他脸上没有任何不快,这才继续出声道:“而且蛮族这玩意儿吧,您把他打服了之后,不管是让他们内附,还是自治,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其实都不太合适。”

“哪里不合适?”

李世民反问一句,眸底深处浮现一抹隐晦的笑意。

柴令武斟酌一下,在心里组织好词汇,神色逐渐认真起来:“咱们就以内附为例,如今我大唐人口凋敝,除了长安,洛阳附近的传统中原地区人口密集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荒地。

假使咱们将突厥人迁入中原安置,则势必会挤占中原百姓的生存空间,且两族风俗不同,我唐人以种地为生,突厥人以放牧为生,天然就容易起冲突。

可若是不将突厥人安置在中原,而是将他们集中安置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则无法起到移风易俗,同化突厥人的效果,假如突厥人再抱团取暖,那我大唐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国中之国的状况。”

李世民一开始还抱着看乐子的心态。

但随着柴令武稚嫩的嗓音传进耳朵里,表情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无他,柴令武所言,正是他心中所忧。

中原之地的主体民族,终究还是汉人。

若是将突厥人迁入汉人聚集之地,则势必爆发骚乱

可若是迁到荒无人烟的地方,主体民族压不住外来民族,那与直接将突厥人留在草原上又有什么区别?

柴令武察觉到李世民的情绪变化,不由得感慨道:“古话说得好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突厥人一旦内迁,那朝廷想要平灭他们的叛乱,可就不再是一路打过去能行的了。”

李世民面沉如水,他不得不承认,柴令武说的是对的。

一旦突厥人在大唐本土作乱,只需四散而逃,分散作乱,便可使大唐的大军疲于奔命。

甚至,连各地的百姓都会被他们祸祸掉。

所以,内迁之策,是引狼入室之策,绝不可行。

想到此处,李世民暗暗坚定了内心,继续问道:“如你所言,内迁突厥人之的确策行不通,但朕不明白,为何让突厥人自治,以藩属身份,年年向大唐上供也不可行?”

“这就要从游牧民族的起源与特性开始说起了。”

柴令武开始说教模式,尽管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向一个三十多岁的帝王,进行说教的场面有些滑稽。

可不论是少年还是帝王,此刻都已经抛弃了身份,将自己代入到了上帝视角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