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贞观风流 > 第207章 棍棒从来比道理好用(五千字大章 求追订)

第207章 棍棒从来比道理好用(五千字大章 求追订)(2 / 2)

裴行俭小声嘟囔道:“那我只是利用公主殿下,你还打他们,你连太子殿下都打。”

柴令武被气笑了:“你还和我比起来了,你跟我有得比吗?”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打开大门,他们是君,我是臣。关上大门,我是他们亲亲的表兄,他们做错了事情,身为兄长,我纠正他们的错处,天经地义,即便是至圣先师复生,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你什么身份,裴氏继承人吗,还是太上皇故友之后?”

裴行俭咕哝道:“你就是仗着血缘而已......”

“没错,就是血缘。”

柴令武打断他,严厉道:“我和皇家有血缘关系,所以有些事情我做,就不叫出格,你和皇家没有血缘,所以有些事情我能做,你就做不得。什么样的角色,做什么样的事,这么简单的道理,用我教你吗?”

裴行俭不说话了,但他的白眼也没放过柴令武。

柴令武也懒得多说,血缘这种东西,从来就是维持宗族社会稳定的主要根基,所以才会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实在不想去重三遍四的说。

何况以裴行俭的聪慧,他说一遍,他该明白也会明白,他要是装糊涂,柴令武说一百遍也没用。

狠狠的教训了两个小屁孩一顿,柴令武也懒得理会他们,起身回了自己的小院。

碧波小院里,王筠已经洗漱干净,换上了一身府中一等大丫鬟的服饰。

只是表情依旧麻木,像是行尸走肉。

对此,柴令武只能假装没看见。

还是那句话,他对王筠,没有任何想法,接她回家,也仅仅只是为了完成李世民交代下来的任务。

无亲无故的,他也不可能放太多精力在她身上。

给她一口饭吃,已经算是他有良知了。

唤来春夏秋冬四个大丫鬟,命他们准备晚膳,又去请了裴哲威过来,向他请教了一番。

可惜,裴哲威也看不懂李世民这番操作,于是,柴令武决定等老爹回来再说。

......

等了许久,等到皇宫派人来将一群小屁孩接回宫之后,没了任务在身的柴令武,终于算是清闲下来。

不过,他依旧在关注着大唐各地对于李世民颁布的那些政策的反应。

尤其是《五经正义》与《氏族志》二书的大肆刊印与分发。

这两本书,是李世民打压世家最锋锐的利刃,世家必不可能让这两本书轻易的大行于世。

毕竟,他们大肆联袂进京,准备和李世民打擂的事情,已经被他和李承乾弄成了一场笑话。

若是世家继续放任朝廷大肆刊印通俗易懂的《五经正义》和《氏族志》。

只怕用不了多久,被他们愚弄的百姓就会清醒过来,成为朝廷最忠实的拥趸。

事实也正如柴令武猜测的那般。

世家在得知这两本书籍的存在之后,便开始依靠强大的财力,不断收购市面上已经刊发的《五经正义》与《氏族志》。

当然,收购市面上已经刊发的书籍只是一部份。

世家在朝堂上的人手也开始发力,每日都有朝臣上书,要求朝廷停止发行两书。

并且暗戳戳的威胁李世民,若是继续一意孤行,必将引起大唐地方上的动荡云云。

若是未曾觉醒前的李世民,说不准还真有可能被世家的威胁吓到。

毕竟,他以前最在乎的的东西,就是大唐的稳定和他自己的名声。

他太想证明自己了,所以不能容忍在他治下,还能出现有民间又百姓反叛这样的事情。

但现在,李世民抛弃了规矩,决定不和世家正面对抗。

于是,他果断将世家官员送上来的折子留中不发,然后下达了命全国各处折冲府开始演武的诏令。

并且,头一次在演武之中使用了火药这种只在草原上昙花一现的武器。

坊间都在传,陛下下令全国的折冲府将士演武,是不忘初心,没有因为大唐灭掉了东突厥就懈怠。

但真正的用意,也就只有给李世民和给李世民出这个主意的人最清楚。

因为众人突然发现,当各地的折冲府开始演武之后,本来闹腾的世家突然就不闹了。

甚至连回收《五经正义》与《氏族志》两书的动作也都停了下来。

反正就很奇怪。

至于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柴令武表示:“不关他的事情(超大声)。”

就在这样的纷纷乱乱之中与奇奇怪怪之中,波澜壮阔的贞观四年,也在不知不觉间结束。

而贞观五年,则注定是大唐真正腾飞的一年。

上元节当日,太史令李淳风观星断言,贞观五年,大唐将不会有任何灾殃。

这就意味着,这一年,什么蝗灾,旱灾,水灾都不会发生。

当然,这样的话,糊弄一下普通百姓还行。

反正柴令武是绝对不会信今年的大唐不会有任何灾殃。

因为,他现在就有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要处理。

那便是,阻止和亲。

是的,继去年吐谷浑上表请求和亲,被李世民严词拒绝之后,时隔半年,吐谷浑再一次在贞观五年上元节当天,向李世民上奏了一封言辞恳切,极尽谄媚,哭着喊着要当李世民女婿的奏表。

并且,还拉上了地处辽东的高句丽,两国一同上表,哭着喊着要成为大唐的孝子贤孙。

而两国的首次联手,不仅直接将李世民整懵了,甚至连柴令武也被搞懵了。

鬼知道为什么一个地处西北,一个地处东北,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家,怎么就搞到一块儿去了?

李世民不明白,柴令武更不明白。

因为柴令武记得很清楚,历史上从未有过吐谷浑与高句丽联手的记载。

这也意味着,在柴令武穿越过来的第三个年头,历史终于出现了第一次偏差。

更关键的是,这一次两国联名上奏,李世民没有第一时间拒绝。

不是不想拒绝,而是心有顾忌。

没错,顾忌。

大唐周边的国家很多,但能称得上大国,有实力与大唐掰一掰手腕的国家却没有几个。

其中最强大的莫过于突厥。

但如今东突厥已灭,广阔的草原已经纳入大唐治下。

剩下的,便只有远遁漠北,占据整个北海以西之地的西突厥;疆域自陇西之地延展至西域,控厄河西走廊,占据大半西海盐池的吐谷浑;以及占据辽泽以东,被杨广三送神装养肥的高句丽。

至于高原上的吐蕃,还有三年才能完全统一,只能算半个。

另外便是夹在漠南草原与西突厥之间,拥兵超过十万人的薛延陀,也算半个。

这几个国家,都是大唐周边,目前有能力与大唐掰一掰手腕的大国。

其中西突厥,高句丽,吐谷浑,都是人口数百万,有能力随时动员十几二十万大军的国家,所以算大国。

至于吐蕃和薛延陀,人口和兵力目前皆达不到标准,所以只能算准大国。

而现在,大唐周边三个大国的其中之二,联合起来要做大唐的女婿......

大唐即便再强大,也不可能一口回绝,同时与两个强大的国家交恶。

何况如今的大唐,还远远谈不上强大。

隋末乱世死掉人口没有恢复,再加上改元贞观以来连续四年的大规模天灾与兵祸,早就让大唐的财政陷入枯竭。

尽管贞观四年勉强也算得上风调雨顺,可一年的丰收,远不能补足数年的亏空。

所以,现在的大唐,虽然看起来强盛,好像是取代东突厥成为了新的霸主,又重塑了万国来朝的荣光。

可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营养蜡枪头。

说一句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粮食没粮食绝不为过

也就是房玄龄和温彦博能力强悍,不断拆东墙补西墙,勉强还能维持表面上的体面。

因此,李世民没办法不顾忌。

他一顾忌,为难的就成了柴令武。

首先,柴令武肯定是不会让长乐嫁出去的。

其次,他也不能容忍李世民将其他无辜女子送出去和亲。

综上所述,他必须要想法子搅和掉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