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贞观风流 > 第277章 天生的名将?

第277章 天生的名将?(1 / 2)

“谁要你关心了?”

柴令武翻了个白眼,懒得和她废话,转头看着谢知书道:“今年咱们可能没法继续待在长安混日子了。”

程柔被柴令武这么刺了一句,心中正不爽。

陡然一听这话,却是瞬间安静下来,竖起了耳朵,准备偷听柴令武的去向。

一旁的长乐也是神色愕然,眼神颇有些复杂起来。

谢知书倒是神色淡然,像是对此事早有预料。

她点点头,问道:“陛下打算将你外放是吗?”

柴令武也没否认,他去营州赴任,肯定是要带家眷的,所以这事儿没什么好隐瞒的。

沉吟一瞬,他轻声道:“陛下打算让我去营州,让长孙冲去西州。”

“营州?”

三女都没在意柴令武的后半句话。

听见营州二字之后,便不由得一阵面面相觑,眼中皆露出疑惑之色。

营州,那是什么地方?

没听说过大唐还有这么个州府啊。

看着三女疑惑的样子,柴令武便知三女没有什么地理常识,都不知道营州在哪。

但也正常,大唐三百多个州,就连他也不敢说全部知道在哪。

思索片刻,他转头对着门外伺候的下人吩咐道:“去取舆图过来。”

门外下人恭敬应声,花房之中的三女便陷入了沉默。

大唐能叫得上名字的州县,她们大多还是清楚的。

而这个营州,她们却从未听说过。

哪怕她们不知道营州在哪,此刻大抵也能猜出来,营州必然是在边疆偏远之地。

程柔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像是在打什么坏主意。

长乐也是若有所思,看起来许多思虑。

唯独谢知书,依旧脸色淡然,很平和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从她嫁给柴令武的时候开始,她早就已经做好了跟着柴令武外放的心理准备。

这个男人,终究是要干大事的,不可能一直留在长安。

营州之地,或许便是这个男人一步一步走向人臣巅峰的起点。

作为高门妇,她从不认为去偏远之地为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大兄柴哲威还是霍国公府继承人呢,不也去了会州。

何况,这次连赵国公长子,也需要去西州。

三女各怀心思的想着,不多时,便有脚步声去而复返。

却是裴行俭亲自取来了舆图,放在四人跟前。

然后,他就退到了一边,伸长了脖子,满脸好奇地望着柴令武的手指指向东海以北的登州海湾。

柴令武余光瞥见他的目光,不由手指一顿。

仰起头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要看就自己搬根凳子过来坐着看,站那当门神吗?”

一听这话,裴行俭顿时大喜。

忙不迭搬了根胡凳挤在柴令武和谢知书身边,两只硕大的招风耳竖起,生怕错漏了什么重要信息。

柴令武也不再卖关子,手指落在渤海湾北部,淡然道:“这里就是营州,隶属于河北道下辖,与渤海,平州,内附我大唐的奚族部落,契丹部落,以及东边的高句丽相邻。”

众人顺着柴令武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禁齐齐倒吸了口凉气。

“这么远?”

程柔的小脸一下子变得皱巴巴的,苦恼的样子可爱极了。

长乐也是满脸愕然之色,伸手比划着舆图上的距离,蹙眉道:“从长安去营州,至少也有三四千里吧,这得走多久啊。”

一旁裴行俭却是嗷地怪叫一声,眼神放光道:“师尊,你要去营州做官?”

柴令武忽略了两女的话,独独选择回应裴行俭:“不错,你也想去?”

裴行俭小鸡啄米般点头:“不止我想去,还有薛礼薛世兄,他也想去一趟辽东。”

“薛礼?”

柴令武一愣,诧异道:“他前些日子不是回家去成婚去了,婚礼完成了?”

“这个......”

裴行俭摇摇头:“弟子也不知道啊,自从弟子这几年跟您留在长安之后,族中也只会偶尔传来河东的消息。”

柴令武还欲再问,便听得裴行俭接着说道:“不过,您去营州上任,不也要走河东嘛,到时候咱们到了薛氏的地盘上,再去寻他不就行了?”

听见这师徒俩开始对话,三女默契的不再多言。

只是静静的望着这师徒二人,眼中各自闪动着旁人看不懂的情绪。

柴令武没注意三女的表情,朝裴行俭蹙眉问道:“你是我的弟子,跟我去辽东无可厚非,薛礼去辽东干嘛,总不能也是去游学吧?”

一听这话,裴行俭脸上顿时浮现几分难为情之色。

他有些尴尬地挠挠头,讪笑道:“其实是因为前些日子,弟子和薛兄跟随师公学习用兵之道时,曾对辽东起了一番争论,所以就准备亲自去辽东看看。”

“哦?”

柴令武挑了挑眉,忽然来了兴趣:“说说看,争什么?”

“其实也没啥,就是前朝炀帝不是三次对高句丽用兵嘛,我和薛兄就怎么攻打高句丽一事出了分歧。”

裴行俭说着,脸色不由浮现一抹赧颜,像是在说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

柴令武却是彻底来了兴趣。

他要没记错的话,薛仁贵真正在大唐崭露头角,似乎就是随李世民征战辽东开始的。

历史上的薛仁贵,最开始是虢国公张士贵手下一员参将。

随李世民东征时,因唐军在安市城下受挫,郎将郎将刘君邛被高丽军围困,无法脱身。

关键时候,薛仁贵白衣白甲,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丽一将领首级,将其悬挂于马上。

高丽军观之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也获救。

此役过后,薛仁贵名扬军中,开启了他的成神之路。

这些历史,柴令武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仍旧是记忆犹新,因为太具有传奇性和演义性了。

他忍不住催促道:“说说,你们是怎么争的?”

“就是弟子认为,高句丽乃是我大唐宿命之中的大敌,若大唐要对高句丽用兵,须得正奇相辅,一路推进,直抵平壤,方可亡其国,毁其宗庙。”

裴行俭先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意见,见柴令武听得津津有味,这才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