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峨眉箭仙 > 第223章 突破守明

第223章 突破守明(2 / 2)

但事实上,修道一途远没有这些人所想的那般光彩。

修道一途,是与自己斗,保持专注,谨行慎举,一旦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没有回头路,同时也是与他人斗,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本质而言,并不与世间别的任何活计有差别,要想在这一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忍耐、坚持、专注乃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当然,天分、机缘也很重要,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天分普通走得比天资卓绝的人远的不在少数,没有机缘的一样能靠自己本事压过缘遇丰足之人。

总而言之,修道是一场拉锯战,远没有一般人所想的那般高渺,真正走得远的人,都是那些看透修道本质,知道这其实需要静下心来磨炼自己的人。

好比之前突破定魂境界,一次又一次的压缩灵力漩涡,和现在循环往复炼化灵力,挤压祖窍有什么不同呢?

本质是一样的,无非是修为高深后,突破关窍变难了,更要投入大量的心力与努力。

吴用早已不记得自己反复压缩了穴窍多少次,他只知道自己一刻不停默念口诀,吞吸灵力,挤压缩灵力,冲涌祖窍,一次……两次……三次……太过投入,完全忘却了时间。

及至某一时刻,穴窍内再难容纳一丝灵力,他双手持捏诀目,长长吐气,然后张嘴缓缓倒吸一气,背部高耸,腹部鼓起,巨量的灵力被他吞咽入肚。

吴用立马变换诀目,施展《四上智观身大道经》所记述的闭气法门,将自己全身上下的包括七窍与毛孔之内的所有“进出气口”全部收闭。

这一大团灵力进入体内,可他体内经络早已被塞得满满当当,无路可去,便又只能去能够高度“形变”的祖窍内。

只不过祖窍先前也已经被撑到了极限地步,这灵力一下进来,当真是“济济一堂”,吴用等若祖窍挨了一拳,被这一波冲击撞得头晕脑花,七窍淌血。

他咬牙坚持,耳中尖鸣长啸,再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就连那念诵法决的声音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咬牙坚持,按照《四上智观身大道经》所要求,将灵力维持在祖窍内。

这般良久,终于——在巨量的灵力挤压之下,原本在分裂成两半的壳体与祖窍内壁之间的残余灵力被挤走,壳体与祖窍内壁竟然两两贴合在了一起!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被触发。

壳体与祖窍一结合,吴用脑袋里的尖鸣声霎时停止,转而在尾调变作一个大道玄音:“染旧故,增恶根,受烦恼,我观众生,皆如是,慈爱善忍,行此四等,度法度人,与道为邻耳!”

话音方落,一阵清越悠扬的玉铃在他脑海中响起,闭着的双眼眼前先是黑蒙蒙一片,随后一点光明析出,一团氤氲的热意从心腹中升起,腾腾而至祖窍之内。

吴用蓦然睁开眼,抬头出定,心神恍惚,习惯性打量四周,发现视线竟然没有被阻碍,浮雕内部的浓郁灵力居然不知何时起已经被他吸取殆尽。

他满心愕然,恍惚的心神略有收凝,竟然发现自己已经真真突破了守明境界!

内观之下,祖窍已经大变模样,不再是之前虚无缥缈的样子,而是变成了一粒白润的晶莹宝珠,表面镌刻满了一个个玄奥晦涩的符文。

这些符文在新的“祖窍”内闪动浮显,每有灵力游流经过,便会融入其中,将后者壮大一丝。

吴用定“睛”细看,这才发现原来这些符文并非寻常符文书就,却是鬼族的圣篆,而这些圣篆所书,正是《四上智观身大道经》的一段段经文。

他满心惊惑,却是不知道祖窍内发生这般变故究竟是好是坏,会不会影响他修行《擒龙形剑经》与《诀服日月真虚宝策》呢?

吴用不觉沉吟,可他并不知道金丹之后的修行法门与要诀,故而也不知该如何判断,只能再做考虑。

内观祖窍——不,该说是如今的灵晶,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是鬼族圣篆?

吴用脸色一变,方才情况危急,他没有心思注意,此刻后知后觉,却是才想起来,方才脑海里那个念诵《四上智观身大道经》的声音,同样说的不是人类话语,而是鬼族圣篆。

他到底为什么看得懂、听得懂鬼族圣篆?是不是“吴用”之前有所学习?

这个问题不得而知,因为就他所记起来的回忆,并没有哪一点可以判断“吴用”到底认不认得圣篆。

难道是“吴用”此前就学过?

吴用当即摇头。

之前邯鼓也提起过一次,按照他的说法,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吴氏族内从没有教过这圣篆,后来两人一番讨论也没有个说法,只能不了了之。

况且之前记忆里的“吴用”,分明就是一个略显拘谨的少年,看其样子,也不可能私下与谁有联系,偷学了鬼族圣篆。

所以还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可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过相关记忆,更没有提前接触过相关的神鬼道道,还是在拜入峨眉之后,才知道世上真的有“仙人”,有那么多的神通道术。

吴用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不再去考虑。

他安心静定,打坐调理体内的灵力,如今他同修多法,经络内既有真气也有灵力,行运时要百般注意,千万不能行差踏错,否则便有走火入魔的风险。

幸而《四上智观身大道经》尤为奇特,不需要他去引调灵力,只消默念经文,灵力自会在体内按照特定的线路游流,很不一般的是,每一次灵力行运的线路都不同,似乎暗含某种规律。

而《诀服日月真虚宝策》是一门炼体功决,没有真气,而是以血气在经络内行运。

《少清剑诀》与《少阳剑诀》虽然同为真气,但皆为峨眉一系,属性截然不同,却又有互补之处,可相映照,在经络内泾渭分明,因而也不容易出错。

四种真气、灵力、血气各自按规定路线行运,虽然要多耗费心思,好在各不干扰,吴用只要多多上心,倒还不致于有什么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