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穿庭过院的张婉儿便快步走入书房内。
“你怎么会来这儿?”朱高华带着微笑问道。
“听闻你归来的消息,我便忍不住想过来看看你。”
张婉儿羞涩地低下了头。
“既然如此,就请坐吧。”
朱高华温和地笑了笑。
张婉儿轻轻点头,谨慎地在朱高华身边坐下,她的目光偷偷地在他身上游移,一颗芳心再次为他所倾倒。
她随着朱高华的视线望去,看到了那张战略图,明白了这位太子即将开始新的征战。
“华哥哥,你真的打算进攻鞑靼吗?”
张婉儿忍不住问道。
这个念头让张婉儿心神不宁。
“鞑靼虽然暂时按兵不动,但我能预感到他们必将有所动作!”
“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做好万全准备,随时准备进攻!”
朱高华语气坚定地说道。
“你带我一起去好不好?我也想亲自见证。”
张婉儿握住朱高华的手,娇声请求。
“那片土地,是充满战火与危险的所在,并非良地,你切不可轻易涉足,免得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风险。”
朱高华微微摇头,深知那里的凶险程度。
张婉儿却紧握双拳,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别小瞧了我,你可别忘了,我是名门将种的传人。”
正争执间,鬼将军匆匆而至,他步伐沉重,显然带回了重要的宫廷秘闻。
“发生了何事?”朱高华好奇地询问道。
“大事不妙!”
鬼将军语气严肃:
“汉王爷与圣上起了争执,如今汉王爷已返回府中,行为令人费解,似在自寻短见!”
朱高华一愣:
“他究竟有何异常之举?”
“据说汉王府上上下下,似在操办丧事,仿佛是在为汉王爷的身后事做准备。”
听闻此言,朱高华心中泛起一丝既视感。
终于,他想起了史实中朱高煦那相似地命运——自作聪明的举动,最终只会招致老爷子的狠心对待……
为他那悲惨的结局——被侄儿以铜缸烹煮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要不是朱高煦几乎自寻短见的冲动,局势也不至于此。
对此,朱高华只是淡然地摇了摇头。
“他一心求险,那就随他去吧!”
毕竟,那是父皇、大哥和二哥之间的纷争,他无意介入。
此刻东宫之中。
朱瞻基正讲述着他这一路的遭遇。
朱高炽边听边叹息。
“早知今日,就不该让老二代为监国,没想到竟酿成如此大祸!”
朱高炽虽摇头不已,却也为不再是太子而暗自松了一口气。
现在,太子的位置已经传给了老四。
“你不要再冒险了,这次若非你四叔相助,你可能就遭殃了。”
张妍忧心忡忡道。
“四叔对我甚是照顾,这次的锻炼让我受益匪浅。”
朱瞻基对母亲所言却不以为意。
尽管太子之位已易,但太孙的地位仍悬而未决。
正如解缙所言,好圣孙,大明的未来系于你一身。
若有不测,那将是一场灾难。
“你现在尚未成家,这反而是件好事。若你已成家立业,有了子嗣,太孙之位恐怕就难保了。”
朱高炽心明眼亮,尽管他已不再担任太子之位,但对朝堂的动态却了如指掌。
他深知当前的局势,因此对朱瞻基这次历练,表示了极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