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寒门状元 > 第二三〇六章 监国

第二三〇六章 监国(1 / 2)

谢迁离开唐寅住所后,连忙去见王敞。

收到沈溪的信函之后,谢迁基本上了解了沈溪的去向,他对于沈溪的不辞而别非常恼武放心。这会儿他不管做什么不都在旁人瞩目下?”

“谁?”王敞直接问道。

谢迁自然不能说是杨一清写信告诉他杨廷和等人搞的小动作,作为内阁首辅他还是要维护杨一清的名誉,免得这个他看好的内阁同僚被人攻讦。

谢迁道:“是谁不重要,既然有人这么做,那之厚是否该留在居庸关内,让所有人都放心?”

王敞一摆手道:“这算什么歪理?他本可以靠做实事来打消旁人的顾虑,为何要留下继续被人怀疑?他将陛下找寻回来,不就将所有流言蜚语都给粉碎了?”

谢迁黑着脸道:“你跟他一条心,自然会这么说。怪不得兵部上下会被他挟制,以至于没有丝毫反对声音。”

“于乔,咱有事说事,莫要感情用事,无论之厚做的事情是对是错,这件事跟我无关。你莫要怪错人!”王敞道。

王敞没说不按谢迁说的办事,关键是现在谢迁不就事说事,单纯前来声讨,对象不是沈溪还是他这个局外人,自然接受不了。

我又没犯着你谢于乔,你跟沈之厚的恩怨自个儿去解决,或者是你现在就派人去把他抓回来,所有一切与我无关。

谢迁一股脑儿宣泄怒官不知不觉开始向他靠拢,结果顶头上司回来了,张太后又对谢迁信任有加,就算他对谢迁再恭敬,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

但杨廷和知道不能在张太后面前直接拒绝,当即道:“谢阁老刚到居庸关,大概还要跟沈尚书洽谈军政要务,过两天便会动身回京。太后娘娘莫要心急,有谢阁老在,居庸关那边不会发生什么变故。”

此时的杨廷和尽量给张太后吃定心丸,告诉张太后其实谢迁是否回来无关大局,只管放平心态。

只要西北不乱,就算谢迁继续留在居庸关也没关系。

张太后却不这么认为。

在她看来,当年弘治帝留下的几位顾命大臣中,只剩下谢迁,而且谢迁当年帮她维护自己跟朱祐樘一夫一妻的关系,还一直为她出谋划策,甚至连杨廷和都是谢迁举荐到她身边来当顾问,她当然将谢迁看作最值得信赖之人,那种托付的感觉,更好像是女儿对父亲的绝对信任。

谢迁有很高的人格魅力,至少在张太后看来,谢于乔非常完美,也是丈夫托付照顾自己孤儿寡母的擎天臂助,至于杨廷和只是个亲近的大臣,而谢迁在她眼中更像是血浓于水的家人。

张太后道:“谢阁老迟迟不回,哀家寝食难安……如今陛下不在,司礼监掌印空缺,内阁首辅要是也不在,这京城内的事情就没人打理了。中原之地现又出了乱子,朝廷那么多衙门,总归要有人来主持啊。杨卿家,你莫说那么多了,赶紧让谢阁老回来,哀家现在需要他,大明需要他。”

杨廷和比张太后大了十多岁,但是在张太后眼中,他还属于“年轻人”,跟谢迁这样老成持重的股肱之臣区别很大。

听了张太后对谢迁的评价,杨廷和心中越发不是个滋味儿,但他还是恭敬行礼道:“臣这就回去找人告知谢阁老,让他早一步回京城来。”

杨廷和把话撂下,但是否会这么做,他自己都没想好,虽然他知道于公应该早些将谢迁请回来,但于私,他想继续维持眼前的局面,至少他能一展抱负有所作为,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巅峰,人一旦尝到了掌握权力呼风唤雨的滋味,让他将一切放下很难。

尤其是明朝这样喜欢论资排辈压抑后进的朝代。

杨廷和做官三十多年,人生第一次如此接近权力巅峰,他心有不甘,但又知道张太后的命令无从违背。

最后他思来想去,只能阳奉阴违,试着拖延谢迁回京城的时间。

……

……